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位于白洋淀景區文化苑,設3個展廳包含6大部分內容,即:"抗戰期間我軍領導人在白洋淀"、"雁翎隊戰斗事跡"、"雁翎隊使用的主要水上武器、工具"、"石少華在抗戰時期間關于白洋淀攝影照片"、"雁翎隊大事年表"、"作家藝家作品"。
白洋淀,是平原上的一顆明珠,也是中國平原最大的湖泊,時光倒轉70多年前,槍聲不歇,抗戰不止,這里是人民的的敵后抗日戰場。白洋淀水域遼闊,物產豐富,蝦蟹成群,荷葉成片,蘆葦草蕩稠密碧綠,素有北國江南之稱、華北明珠之譽。這里距離盧溝橋120公里。盧溝橋的槍炮聲響起,很快,華北淪陷,日寇的魔爪逐步深入到白洋淀周邊。也因此白洋淀這里活躍著一支英雄的水上游擊隊——雁翎隊。這支由獵戶、漁民組成的游擊隊,借助對水勢的熟悉,借于河湖港汊的有利地形,神出鬼沒,給日偽軍打得落花流水,水上游擊,日軍死無葬身之地。面對這片魚肥水美的白洋淀,日軍慌不擇路,一次次敗北而逃。
八年抗戰中,雁翎隊利用白洋淀河湖港汊、蘆葦等天然的屏障,用大抬桿、火槍、漁叉等武器同日軍展開了一場卓絕的游擊戰爭。為了紀念這支神奇的隊伍,"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"于1990年7月初籌建,于當年8月25日開館。
抗日戰爭時期,在淀泊相連、葦壕縱橫的白洋淀上,這支神出鬼沒、來無影去無蹤的水上游擊隊隊伍在八年抗戰中,利用白洋淀河湖港汊、蘆葦等天然的屏障,用大抬桿、火槍、漁叉等武器,發揮白洋淀人諳習水性的特點,將敵軍控于股掌中。
游擊隊神出鬼沒,聲東擊西,輾轉茫茫河淀上,除漢奸、端崗樓、打伏擊,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,譜寫出一曲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國的壯歌!把泗彡牎币惨虼寺劽型。他們時而化裝成漁民,巧端敵人崗樓;時而出沒在敵人運送物資的航線上,截獲軍火物資;時而深入敵人的心臟,為民除掉通敵的漢奸;時而頭頂荷葉,嘴銜葦管,隱蔽蘆葦叢中,伏擊敵人保運船。白洋淀流傳著許多有關“雁翎隊”的膾炙人口的故事。如智取十方院崗樓、夜襲大淀頭崗樓、巧用矛盾端崗樓等。
|